孟州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95项内容覆盖全生命周期,浙江通报基本公
TUhjnbcbe - 2022/9/8 17:57: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通讯员蔡璐芸

如何能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幸福美好生活?公共服务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年底,浙江出台《浙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版)》,首次以制定标准的形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第一次明确提出95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涉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方面面。

5月27日,浙江举行媒体吹风会,就《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版)》出台和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介绍。

比国家标准多15项,服务对象、内容和标准均有提升

自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以来,浙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浙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版)》的出台,不仅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个有”的公共服务标准进行细化,还对*有所抚、文有所化、体有所健、事有所便等领域的服务标准进行了明确,95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中,70%以上服务项目覆盖常住人口。

与首个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的80项内容相比,《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版)》多出了15项,比如明确为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门票减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免费参观等服务。

对标《国家标准》,还有13项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上有了提升。

比如,残疾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服务项目,浙江的服务内容“为残疾学生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对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对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予以补助;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费住宿费减免”,与《国家标准》相比,免费教育服务对象从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扩大到所有残疾学生,服务内容增加了“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费住宿费减免”。

浙江省委社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都是经过了充分论证,是服务对象非常需要的,获得感很强的服务项目,也体现了浙江实际。

相关应用已上架浙里办,构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模型

截至目前,浙江11个设区市已有9个设区市出台了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余下的2个设区市已在走印发流程。

为了让更多群众知晓和使用基本公共服务,浙江还开发了“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在杭州、富阳、德清试点启动,目前已上架“浙里办”APP。

用户打开“浙里办”,找到“数字社会”专区,点击后就可以看到“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并对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使用和体验。

为了方便老人和幼儿等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的群体,浙江还基于父母、配偶、子女等法定关系为模型的家庭关系标识,构建家庭关系库,开发形成“浙里家”组件,创造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帮助家人办理公共服务,有效解决“一老一小”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鸿沟,破解了个人原因错过享受公共服务的路径。今后,家庭码还可以用到购买“家庭文旅票”等场景,让大家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另外,“浙里基本公共服务”还开发了15分钟公共服务圈,通过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设施标准,全量归集托育、养老、体育、文化、卫生、教育、助残7大类26小类设施数据。在服务端,打开手机定位,在“浙里基本公共服务”服务端查看身边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相关活动,实现一键导航。

比如最近,归集了核酸检测数据,可以方便大家查找附近的核酸检测点。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95项内容覆盖全生命周期,浙江通报基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