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出自然规律的特殊能力一直是人类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超能力也在人们的想象中发展出了不同类别。笔者通过对自称为“超能力者”的特定个体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揭示其特殊能力的成因、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文共分为研究背景、研究经过及总结三个主要部分,采用访谈和控制变量法,研究对象为被试者钟莉莉及其感应型能力。被试者自愿接受研究,全程没有人或动物受到伤害。
关键词:超能力,学术垃圾,一堆胡说八道和胡搅蛮缠,含量为0.00%的科学性
1.研究背景
被试者的第一句话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被试者的第二句话:你等下,谁胡搅蛮缠,还有控制变量法是什么,你要解剖我吗?
我深吸一口气,沉痛地回复她:我不知道,莉莉,我根本不懂。是你突然冲过来说获得了超能力,非要我写一篇研究报告出来,不然就把我私下代写青年大学习观后感的事告诉辅导员,好像购买次数最多的人不是你一样。你的超能力是献祭良心获得的吗?
被试者,钟莉莉,我的室友,又称胡搅蛮缠族族长,罕见地没有接过话茬,反倒凑得更近,用一圈深棕色的虹膜绑架了我。
“我真的看到了。”她说,“你在发光,有时候是红色,有时候是灰色或者蓝色。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直觉告诉我大事不妙。”
这是我的第一个错误:当她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配合“拜托啦,只有你能帮我”这类经典语录,我就会一边说“最后一次”一边默许接下来的胡作非为。
于是我们回到主题,列出已知的所有信息。被试者,二十出头女大学生,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一天前一觉醒来看见室友在发光。目前已知颜色以红色为主,随机出现蓝色和灰色,已知范围只有其室友,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笔者将这类非力量型且难以进行外部观测的超能力划分为感应型超能力,目前起因和作用机制不明确,治疗或应用途径还在探索中。
2.研究经过
2.1.以环境为变量的研究
虽然完全不知道在研究什么,但我还是顽强地提出了几个方向。“首先要搞明白三件事,你为什么会获得超能力,是不是只有我会发光,还有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
被试者立刻高高举起手,“报告——我有建议!”
“何事启奏?”
“我建议去公园!在不同的环境下观测颜色变化,也能接触更多的人,一举两得!”
我正要质疑“其实你就是想出去玩吧”,钟莉莉抢先握住我的手,并放了一个撒娇技能。“而且我们好久没有一起去逛公园了,反正刚过期末也没什么事,拜托拜托……”
于是我们现在站在公园里。虽然是小有名气的景点,但夏末时节,早过了郁金香的花期,几株虞美人强打精神支棱着,紫花地丁像饼干屑一样洒在草地边缘,枝叶和阳光都是熟透到即将凋零的颜色。众所周知大学生没有上午,我们在单调的绿树丛中穿行一会儿,干脆坐在凉亭里赏夕阳。
“心情怎么样?”钟莉莉问我,手上还拿着吃了一半的文创雪糕。
“心情?”
她先紧急嗦了一口融化的部分,才抬头看我。“是啊,我其实怀疑我看到的颜色和你的心情有关。”
“还行吧,也就是逛公园的心情。”
她含着雪糕叹气,夕阳远远地拨开山峰,降下暖色的薄纱盖头。“太不诚实啦,谭双双,这还怎么做研究,你现在明明红色变蓝色了。”
“可能我是什么石蕊试纸,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这样吧,”钟莉莉沉默了一会儿,猛地翻身把我摁在草坪上,竖起一根手指。“为了研究顺利进行,我要订立第一条规则:必须保持诚实,并及时反馈信息。还有,禁止条件反射地开玩笑。”
青草和泥土的气息瞬间充斥鼻腔,后脑勺和软草地亲密接触,我被她闪闪发亮的眼睛盯得心虚,立刻举双手投降并点头同意,她才撤回压住我肩膀的手,满意地躺在旁边。
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我心情较好时,受试者会观测到蓝光。这种光芒目前没有在其他任何人身上观测到,暂时认为是笔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一种特殊联系。
“那红光是什么?愤怒?”
受试者露出思索的表情回应道:“我觉得红光更像是警示危险的信号,如果你变红,那就说明你可能面临危险,或者要走上错误的人生轨迹,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进展取得突破性打击:受试者认为最常出现的红光或与心情并无关联,而是某种命运的指引,并希望能通过让我变色来规避灾难。
“所以说这根本没有科学性,就算是你也别想天天拉我逛公园。”我试图说服钟莉莉放弃,但她好像没在听,随着*昏的光线逐渐消退,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和突然从地下冒出来的蚊子一起熙熙攘攘。
我好心地掏出花露水喷了一圈。“没见过吧,这里也是相亲角,说不定以后你的照片和信息也会被阿姨拿过来传阅。”
身边的的适婚年龄女大学生发出一声惊叹。
“而且大家条件都很好,”我示意她看看附近被挂起来的一张张A4纸。“那个阿姨的女儿不到三十,硕士学历还在国外留过学,会弹琴会跳舞,家里人都在国企工作,有车有房,照片也好看。挂出来相亲的大部分都有这条件,虽然不知道这么好的条件还结婚干嘛但是叔叔阿姨们真的很着急……”
“哇,这,太强了。”钟莉莉发出第二声惊叹。“如果我妈要宣传我,估计要写我能睡能吃,从不知名大学的不赚钱学院本科勉强毕业,学过跆拳道柔道,特长是能一掌拍碎一个苹果。”
“……某种程度上,你也有够强。记得加上你还有一个废物室友等你供养,此人神经衰弱,挑食认床,腰椎侧弯,学过琴棋书画但全部荒废,社恐且宅,不想学数学。”
“谢谢,我会加上‘不可妄想取代闺蜜地位’。你也是,苟富贵勿相忘。”
“毕业后我八成会在救助站里等你的好消息,因为社会是给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五官端正活泼开朗的异性恋右撇子准备的。”我抓起她的手腕,进行了一个强迫击掌。“加油!”
“绝大部分人能占其中几样就已经不错了,倒也不必连右撇子都加上,我恐怕也不符合……”她像咬了舌头那样猛地停下来,我们静默地并排躺着,看路灯接连亮起,给城市和黑夜缝上圆圆的纽扣。
“看,星星。”
我透过厚镜片努力看了好一会儿,才识别出微弱的星光。夏天的夜晚给人一种触手可及的压迫感,星星也似乎离得更近,周围的灯光在广阔的夜空下黯然失色,连蝉鸣都清晰起来。
钟莉莉伸了个懒腰,“我大概有八百年没看过星星了……咱们班之前排练话剧《仲夏夜之梦》的时候就该先来体验一下,这才是完美的仲夏夜。你还记得你那几句咏叹调吗?”
我不合时宜地回想起舞台上的闷热,不合身的仙女戏服,幕布粗糙的触感,剧本尖锐的棱角,空荡荡的排练室,一百个回音挤进我的耳朵——“请不必去询问那歌咏的画眉,她早已不知飞向何方,她的嗓音已经干枯喑哑,为了真实、尊荣和洁净灵*的灭亡”。
“忘得差不多了。”我说。“反正那部剧里也没多少内容是真的在描写仲夏夜,你完全可以找点别的东西抒发一下。”
“那就随便找个附近的好东西咏叹一下吧。”钟莉莉一骨碌翻身爬起来,空气刘海扫在我脸上。“我实在没什么艺术细胞,替我抒发一下和美女排排躺看星星的满足感吧我的宝贝——!”
“那么,”我清了清嗓子,双手覆在胸前。“啊,我的奶。”
“草,你……”
“你为什么生长在囚笼中?你生来自由且应当被爱,却不得不受奶盖的囚困。在你漫长的,昏暗的奶生中,会不会曾希望没有长在我身上?”
“草啊,你小点声!怎么想出来的奶盖啊?”
“是谁给你施加了不见天日的命运,是谁让你成为某些特定的象征,并因此被束缚?是我吗,在你尚且自由时催促你成长,规制你的形状,却在一切已成定局时嫌你碍事,要你为你无法掌控的事情负责?
不……不是我,自由并不在我身上。”
我抬手指向天空中明亮的北极星。
“离开这里,去别处寻找自由罢。”
2.2.对超能力源头的研究
夏至是上个月的事,白昼依旧很漫长。天气预报说多云转晴,降水概率百分之十,体感温度三十一,室内温度只有二十六,离开宿舍时我们两个眼中都流露出明显的不舍。
四号线转二号线,医院。这是我先提出的:“如果你持续产生这种幻觉,医院看看心理医生。”我猜测这种“超能力”只是钟莉莉借着对我的了解在玩某种新型过家家,要真的面对专业人员,她肯定会提前终止游戏,再用一两个雪媚娘赔罪,本次研究圆满落幕。
出人意料的是,她很快答应了,没有借口,没有拖延,甚至积极地拽着震惊的我出门赶地铁。周末的地铁满载率一如既往的高,我和莉莉被人潮推挤,肩膀硌到玻璃窗时我恍惚觉得自己犯了第二个错误,前方漆黑的隧道像一个陷阱,一整个包装严密的人类罐头正要被传送到各个工厂进行加工消耗和报废处理。
钟莉莉在下车前靠近我耳边,诚恳地说:“有件事我一直瞒着你。”
“昨晚我吟唱完肯定红得发亮,我就知道。”
钟莉莉明显愣了一下,“倒不是这个,虽然确实很红……我是想告诉你,其实薛甜学姐在住院,我想带你见见她。”
听见这个名字的下一秒,我的大脑就违背意愿自动联想起了那张总带着微笑的脸,个子中等,短发,热衷于志愿服务的学姐,花了半个学期去山区支教,最后几个月我和莉莉以社会实践调研为理由一起去帮忙。我们说服了十几户人家同意他们的小女儿上初中,学姐自费置办了黑板和文具,把破旧的学校收拾得焕然一新,我们制订教案,规划课表,监督孩子们好好学习,交付我们能教的一切知识。最终迎来美好结局:大部分孩子都考了好成绩,可以到县城里上更好的高中。我记得他们兴高采烈的眼睛,灰扑扑的小手,轻快的声线,当我们隔天再回到村子想庆祝时,却被家长们告知不可能送她们继续学业。
叫醒装睡的人远比上课更累人。学姐再三保证会继续资助,我们论证了无数条读书的好处,总也抵不过家长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离开前我无意瞥见那户人家的女主人——坐在里屋的床上,眼神呆滞,高高隆起的腹部沉甸甸地压在她身上,从袖口和裤脚蔓延出青紫的痕迹。
她在沉默,而沉默在尖叫。我的沉默源自于不知所措,直到离开那个山区,我才从迟疑中挣脱,告诉学姐这件事。之后我们很久没再见面:学姐送我们回到学校,又扭头说必须有人去管,几天后从其他同学那里传来零碎的消息,夹杂着冲突、清官难断家务事、急救和拘留之类的词,我们默契地闭口不谈,只当自己是掘地三尺寻宝却空手而归的勇者,假装未曾挖出遗骸。
我发呆时间太久,被钟莉莉捏了脸:“你要是还没做好准备也没关系,我知道这件事之后也吓了一跳,一直想不出该不该告诉你,怕你太担心……”
我拍掉她的手,顺便也捏回去。“我早就知道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