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与泉水结合增加城市美感,热心市民通过“我向市长说句话”活动建言
在建筑“第五立面”看到泉涌
扫码进入留言页面,您可以写下对济南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还可以写下对年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泉水是济南的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古城,如何在现代城市建筑中更好地体现泉文化?近日,济南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联合起草组发起的“我向市长说句话”开门写报告活动正在进行,市民积极建言献策,为年济南市政府工作贡献“金点子”。近日,“智汇泉城”市民智库成员权康桥建议,应当积极利用高楼的第五立面,与泉水结合,增加泉城美感。
所谓建筑的第五立面,即除了楼体的四个外立面,屋顶为第五立面。近年来,屋顶的美学功能在建筑创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美化城市的新空间。“现在济南超过11层的建筑中有很多是平顶楼,这给我们优化第五立面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权康桥说,“泉”是济南最引以为傲的名片,他建议把泉水清澈、恒温的特点与建筑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城市美感。自年回到济南工作后,他就开始研究如何将济南的城市建筑与泉水结合起来,让开窗见泉成为每个济南人的日常。为此,他查阅资料、走访名泉,根据泉涌出时的弧线,从可行性等角度出发设计了适合高层建筑第五立面的建筑草图——“楼擎天泉”。目前,他已经积累了60余万字的文字材料。
“建筑和城市一定是密不可分的,有了建筑才有城市。”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工作室主任孙栋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筑除了具备基本的场所功能外,还有场所精神,即建筑的样式、外观、造型、色彩对人的精神反应有很大的作用。“业内通常称建筑是城市‘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稍纵即逝的,而建筑有可能存在百年甚至千年,无论是庄严肃穆,还是温暖舒适,它总在影响着路过的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和城市体量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城市同质化等问题,“受限于技术条件、思维方式以及经济因素,这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孙栋表示,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空间质量,就要从问题中找到答案,“一方面要开阔思维,高点谋划建筑规划;更重要的是建筑领域从业者要有匠心精神,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处细节。”
如何让济南城更具美感?一座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会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影响人工建筑,“对济南来说,泉是最大的特点,如何将泉与建筑良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直以来讨论的问题。”孙栋建议,我们可以俯瞰一座城市的宏大,而具体的、细微的美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小尺度上,“与江河相比,泉是一个更小的尺度,要将泉与建筑融合,就要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不是简单地让建筑具有泉的形态,而是提取泉水内在的特性,比如灵动、婉约的气质,充分利用细节来展示泉与建筑的融合。”
“我向市长说句话”开门写报告活动正在进行中,将于年12月20日结束。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出意见建议:
1.登录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在“我向市长说句话”开门写报告专栏留言。
2.登录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我向市长说句话”栏目或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3.致电市民服务热线、发送短信到--,或通过热线官方微博、
4.发送邮件至:《济南日报》新闻邮箱jnbyjt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