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今天的
重庆日报新闻早点
11月13日新闻早点.mp:58来自重庆日报13
星期六
年11月
农历十月初九。
今日多云,气温8~15℃。
今日车辆不限行。
报纸部分版面
要闻
■11月1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详情:
■中共中央9月1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王沪宁、赵乐际出席。(新华社)详情: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2日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新华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述评》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新华社)
■11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四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新华社)详情:
■11月12日,市委召开市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部署全市学习贯彻工作。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市委副书记吴存荣,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出席。(重庆日报)
重庆新闻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在重庆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重庆日报)
11月12日,在北碚区东阳街道黄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党员和居民一起学习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秦廷富摄
■《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12日正式公布。重庆将实施“十大工程”。到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5万亿元。(重庆日报)
■12日,我市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2日18时,我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在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接受隔离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患者总体情况平稳。我市本轮疫情传染源头清晰,感染者均在同一传播链条上,未发现社区传播和疫情扩散的迹象,疫情总体平稳可控。(重庆日报)详情:
■受此次疫情影响停课半个月后,渝北区中小学幼儿园下周分批次复学复课,恢复线下教学。(上游新闻)
■今年,重庆开始全面推行林长制。各地在推行林长制过程中,积极探索“林长+”新机制,林长与河长、警长、检察长、云长间逐步实现了“五长”联动,共同谱写护林治山的“协奏曲”。(重庆日报)
■12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制造业专项工作组年第二次会议。下一步,两地将共同围绕推动创新平台合作共建、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等七大方面协调发展。其中,在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方面,将继续加大力度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当天,两地经信部门还签署了《川渝无线电管理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发布)
■市税务局透露,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已有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累计金额达到亿元。(第1眼-重庆广电)
■第四届长江三峡国际柚博会11月12日在梁平区开幕,当天共签约销售梁平柚1.8万吨。今年的柚博会以“乡村振兴,大柚作为”为主题,相关系列活动将持续到年底。(重庆日报)
■重庆中心城区又将新添一座跨江大桥。近日,渝武高速拓宽改造项目控制性节点工程、跨越嘉陵江的特大桥——马鞍石复线桥开工。(上游新闻)
马鞍石复线桥效果图。
国内新闻
■11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两次应约同拜登总统通电话,两国元首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目前,中美双方正就元首会晤的具体安排保持密切沟通,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元首会晤取得成功,引领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央视新闻)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表示,中国迄今已向世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17亿剂疫苗,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对外提供新冠疫苗最多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迄今获得的疫苗大多数来自中国。(新华社)
■医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12日至14日在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亮相,观众可现场体验使用方法。(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