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GDP楼市自贸港上海市民关心的问题,
TUhjnbcbe - 2025/1/22 20:50:00

出席领导:上海市市长应勇

主持人:肖贵玉

肖贵玉: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刚刚闭幕,现在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应勇市长与中外记者见面,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请应勇市长讲话。

应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年的市“两会”开得很成功,这是一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会,是一次鼓舞人心、团结奋进、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大会。媒体记者朋友们在“两会”期间作了大量充分、有成效的报道,为“两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大家辛苦了,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我已经作了表态讲话。刚刚新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也和记者朋友们见了面。时间宝贵,我就不多说了,现在欢迎大家提问。

1、人民日报记者:去年上海的GDP增速达到了6.9%,应市长您对这个数字满意吗?您和新一届政府对上海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期是怎么样的?应勇:

年上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全市GDP增长6.9%,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可喜的。但我们更看重的是GDP背后的高质量发展,GDP背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DP背后呈现出的增长稳、结构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去年上海的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快于全市面上服务业7.5%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保持20%左右的增长,快于全市面上工业6.8%的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的比重一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6%,继续快于经济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9.1%,这是在年增长16.1%的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是在房地产对财政预算收入贡献同比减少9.3个百分点和非税收入仅占11.7%的情况下实现的增长。

进入新时代,上海要奋力实现新跨越,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举措做了安排,我们要认真抓好推进和落实,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交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我们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2、新华社记者:《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准,我们想知道这个规划您认为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如果要实现这个规划中的蓝图,我们上海有哪些主要的举措?应勇:

去年底国家批准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这个规划把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发展的要求做了一个集成,并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和目标愿景。《总规》亮点概括起来就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新总规还明确了上海城市年、年的目标任务,并对年的目标愿景进行了展望。上海自年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以来,广大市民广泛参与、踊跃建言献策,现在我们实施这个新的城市总规,同样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关心、共同努力,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蓝图变成现实,把城市发展得更好,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3、彭博新闻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上海自由贸易港,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自由贸易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想继续推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自由贸易港跟自由贸易区有多大的区别?业务上会不会有一些新的突破?应勇: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把各项改革举措抓实抓好。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突破口。中央批准的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重点是建设“三区一堡”、实施“三个联动”,即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加强区内改革同全市改革、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

您刚才讲到关于金融改革、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就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一大创新。原来只有区内主体和境外机构才能设立FT账户,去年扩大到全市,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也可以设立FT账户。到目前为止,FT账户已开设7万个,累计融资总额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今年还将继续扩大FT账户的适用范围,扩展其功能,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至于自由贸易港,上海将在中央的统筹考虑下探索建设。

4、东方卫视记者:年上海房地产调控成效明显,请问今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坚持调控,或出台新的举措,如何进一步加快租购并举的制度建设?应勇:

房地产市场调控,事关城市的长远发展,事关青年人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沪六条”“沪九条”等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效果是明显的。去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指数基本稳定,年11月、12月,二手住房的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下降了0.3%和0.1%。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我们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严控高房价、高地价不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不是权宜之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不放松。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变当前房地产市场中“售卖一条腿长,租赁一条腿短”的情况,是我们正着力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方面要加大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增加供给,去年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租赁房需求量大的科创园区、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站点等区域先后推出了29块、79.7公顷的租赁房用地,大体可新建租赁住房超过2.2万套。《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今年将新建和转化租赁房共20万套;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机构化的经租企业,盘活存量,新增经租房9万套。同时,还要落实好相应的公共服务。

5、香港大公报记者: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肩负着国家的战略和使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上海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现在香港也在着力推动科创建设,未来沪港两地在科创方面有怎样的合作空间和前景?应勇:

上海和香港有着广泛、密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和香港建立经贸合作会议机制已有15个年头,这一机制推动沪港两地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我可以给大家分享几个数据:香港在沪投资占外资在沪投资的50%左右,“沪港通”日均成交额87亿元人民币,去年有近名香港学生来沪参加各项活动。第四次沪港合作会议今年将在香港召开,我也将率团参会。目前双方正就相关合作事宜加强磋商,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我们将全面推进同香港的互利合作,为香港同胞到上海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与香港一起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6、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年上海要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这件事需要举全市之力去推进。为什么这个会那么重要?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现在最新的筹备进展?另外,上海已经提出博览会要建成一个线上、线下“6+天”的交易服务平台,要释放它的溢出效应,您眼中最重要的溢出效应是什么?怎样为上海打造国际消费城市作出贡献?应勇:

这是一个国内外都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GDP楼市自贸港上海市民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