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气象局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主持发布会。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回答了记者提问。关于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言人及专家这样解答——
1.《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年)》提出,到年,要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请问“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将能够给政府、各行各业以及公众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五个1”主要是指预报时效能力的提升。预报精准包括一个“精”、一个“准”。精是指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的密度,也包括提前量;准是指准确,预报要在定时、定点、定量上都能达到更准确的目标。我们在“准”上面的指标是缓慢提升的过程,现在还很难量化精确到一年甚至五年提升多少。但是在时间的提前量上,提升潜力还是比较大。所以我们明确了,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首先就是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第二,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数值预报,就是计算机通过数值模式的运算,可以一个小时滚动地报一次天气,但是准确性、可用性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提前1天在每小时滚动预报准确率上能有比较大的提升。第三,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我们现在的水平,基本是72小时对大范围、系统性、灾害性天气可以确保预报准确、不漏报,但对未来一周大范围、系统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提升还有急迫需要。第四,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这是气候预测的范畴。每个月我们都在做下一个月的重要天气过程预测,我们是希望每月的重要天气过程都能够捕捉到,准确量化的水平能更高。第五,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这是年景预测,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特别需求的,非常有使用价值、应用价值。这几年的能力提升,使我们更有信心。比如今年汛期降水趋势、干旱趋势预测都是比较准确的。
“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提升,有什么好处?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我国灾害防御能力和成效就有更大提升。首先体现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成效上,预报越准,能力和成效就越大。我国自然灾害比较多、影响比较重,在每年的自然灾害损失中,气象灾害和次生、衍生灾害占到了90%以上。也就是说,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提升,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尤其是短时、局地强天气预报,雨雪、冰雹、局地强降水、大风等经常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多提前1分钟,就意味着有可能挽救一个村、一个集市的生命,或避免一次泥石流或山洪沟的危害,效益都是无法估量的。
第二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天气气候对百姓生活的危害更小、助力更大。现在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民生保障。“用知不觉,失之难存”,应用天气产品是像吃饭、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预报准确率会增强百姓生活、生产的预期。预报越精准,让百姓的生活越平安、越从容、越健康、越有品质、越有幸福感。越从容,短期的、长期的预报预测更准,安排生产生活更有预期。越健康,根据预报可以更好地安排什么时间锻炼、如何饮食,根据天气气候的规律,顺势而为。越有品质,在安排出行、旅游时,比如观赏彩虹、日出、雾凇、云海,也可以根据精准预报。
第三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气象条件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会更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前,预报不是很准的时候,气象条件只能是生活、生产的一种影响因子,无法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气象预报越准,就变成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特别体现在农业上。精准预报保障粮食安全,使粮食产量、品质提升,农业生产布局也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交通亦是如此,无论是航空、航海、水运、公路、铁路,还是物流运输,需要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能源生产,现在更多依赖风能、太阳能,能源结构调整以后,特别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靠的就是气候资源,做好风能、太阳能精准预报,就能更好地生产。更精准的预报,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比如经济规划布局,需要长期的气候预测,特别是气候评估、承载力评价等。有精准的预测、预估和评价,国家长远的经济规划布局,就会更主动、更科学、更长远,日常生活更安全、更高效。
第四个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能更有力有效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有五大圈层,大气是围绕地球最表面的系统,不光贯通山水林田湖草沙,也是生态系统主要的驱动因子。为什么某个地方树长得好、草长得好,主要是因为气候因素。地理环境的形成,也和气候因素息息相关。气象预报预测越精准,对于生态保护和建设效果就会越有效。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我们在三江源、祁连山搞人工增雨,补充生态用水,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针对这四个方面,我们也有做定量化的科学评估,陆续有一些创新成果,让百姓能及时受益。
从预报角度来说,我们也体会很深。预报越精准,预报预警发布越提前,可以给政府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供更大的提前量。“五个1”要求,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