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8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封面新闻记者罗惟巍实习生陈柯帆
1月27日下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第8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会上公布了7项措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织密“防护网”。
据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罗蔺介绍,截至年1月26日24时,重庆市无本地在院确诊病例,尚在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3例,均为境外输入。已连续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天无本地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月28日至3月8日为今年春运期,也是人群大规模流动时期,按照重庆市防控需求,当地首先全面激活应急指挥体系,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工作组及综合办公室已恢复集中办公,并在领导小组下新成立核酸检测、流调溯源两个专项工作组,组建3支市级常备工作组。各区县参照市级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24小时防控值班等制度,确保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迅速应急处置。
其次是严防疫情输入风险,坚持“人”“物”同防。人防方面,对在重庆入境人员严格实施“14+7+7”集中医学隔离措施;对外省市入境解除隔离的来渝返渝人员,在第一入境地完成14天集中隔离且入境时间不足28天的,如果能提供解除隔离和核酸阴性证明,抵渝再实施“7+7”健康管理,无法提供证明的,实行14天集中隔离。对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渝返渝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并开展2次核酸检测;对来自或途经国内中风险地区的来渝返渝人员,查验3日内核酸检测证明,无法提供的,集中隔离14天并开展2次核酸检测,能够提供阴性证明的,实施14天社区健康管理;在春运期间,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的证明凭证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返乡。物防方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全面预防性消毒和核酸检测,持续强化对进口物品报备、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消杀管理等全链条管控。
第三是严防交通路途风险,加强公共交通工具、托运物品等消毒,落实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驾乘人员要查验乘客健康通行码。医院感染风险,规范发热门诊设置和预检分诊。严防公共场所感染风险,严管严控公共场所和聚集活动。景区减少游园、灯会等活动场次和规模;影院、网吧等文娱场所按上座率不超过75%限制瞬时客流量。
第四是严格落实农村返乡人员网格化排查,做好春节返乡人员、外来人员和入境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登记和健康管理。对返乡人员,凭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的证明凭证或健康通行码“绿码”返回农村,返乡后应立即报备,最迟不超过12小时,并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和2次核酸检测。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不办无事宴”,严格控制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暂停宗教活动场所聚集性活动。
第五是严格落实“四少”措施,倡导市民“少外出”,非必要不离渝,非必要不出境;倡导在渝企业职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学生等在本地过年。做到“少流动”,引导广大市民减少走亲访友、串门造访。做到“少活动”,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不搞各种团拜会、茶话会、联谊会等活动。做到“少聚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
第六是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创造条件满足群众就近检测需要。合理增加采样点,尤其是增加农村地区采样能力;全面优化预约服务,开通预约电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