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清华大学和 [复制链接]

1#

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由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相关科技新闻,该新闻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出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科技新闻。从历年评选的结果来看,每年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都被中科院下属的各大科研机构斩获,少部分则是来自于高校。

而年的10大国内科技进展新闻中,有两项来自于高校——分别来自于清华大学和云南大学。

年国内10打科技进展新闻:清华和云南大学各有一个项目入选

年国内10大科技进展新闻包含如下内容:

首次制成栅极长度最小的晶体管

二氧化碳“变”葡萄糖和脂肪酸

“中国天眼”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

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

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夸父一号”开启太阳探测之旅

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教育科技人才

中国空间站历史性完成“合体”

云南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

而这10大科技进展新闻中,仅有两个来自于高校——首次制成栅极长度最小的晶体管来自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云南省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来自于云南大学。

首次制成栅极长度最小的晶体管:是人类又向摩尔定律的极限发起挑战。这一次,中国人扮演了探索者的角色。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首次制备出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3月15日的《自然》杂志上。

过去几十年,晶体管的栅极尺寸不断微缩。随着尺寸进入纳米尺度,电子迁移率降低、静态功耗增大等效应越发严重。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开发迫在眉睫。目前主流工业界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在12纳米以上。为进一步突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的瓶颈,清华大学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场来控制垂直的二硫化钼(MoS2)沟道的开关,从而实现等效的物理栅长为0.34纳米。石墨烯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终于被实验性地体现在芯片上。

再次基础上,大家期待的二维薄膜的未来集成电路将会带来柔软、透明、高密度的芯片。如果使用新材料,就有机会实现全柔性的手机——其CPU、存储器都是软的,而且更加节能。

云南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

众所周知,年年育种插秧,本来是水稻种植的常态。不过,南大学的一项创新研究,却可能让水稻成为多年生作物,栽种一次,多季收割;省种省钱,轻简劳力。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