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贵阳名校名师给你支 [复制链接]

1#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增加知识的不二法门。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方能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通过阅读爱上阅读呢?

为此,天眼新闻记者采访了贵阳市花溪区第二小学、南明区翠微小学、云岩区第一实验小学、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乐湾国际实验小学等名校名师,请她们为孩子们的阅读支招。

花溪区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吴英:家庭教育是主阵地

“阅读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孩子理解、表达、想象、独立思辨的能力,更是孩子认识世界,与自己独处的一种良好生活方式。”吴英认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老师引领很重要,家庭教育更是主阵地。

花溪区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吴英。

吴英告诉记者,孩子一年级入学时,她会在新生第一次家长会上给家长宣传阅读的好处,使家长重视课外阅读。然后调查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情况:哪些孩子有独立识字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哪些孩子有阅读的习惯,但还不能独立识字?哪些孩子没有阅读习惯,家长也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从而根据不同情况来指导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们在共同阅读。

有独立阅读习惯的孩子,家长要继续培养,每天让孩子课外阅读四十分钟到一小时,按照老师推荐的绘本、童话,及时给孩子增加书籍。不能独立识字,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家长每天抽半小时到四十分钟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其中,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尽量读绘本,绘本图画多、字少,比较符合阅读兴趣不大、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

“我给这部分孩子设计了一本‘我给宝贝读书’记录册,要求家长登记每天给孩子读了什么书,时长多少,家长签字,宝贝签字。我每周检查一次。”吴英说道。

乐湾国际实验小学四年级组长温向菲:不同阶段采用相应方法引领孩子阅读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方法引领孩子阅读。”

温向菲指出,在阅读兴趣启蒙阶段,老师可以在班级建立阅读区,还可以固定每天课后设置半小时“乐阅时光”,或者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阅读,如饭后休息时间、自习完成作业后的空余时间、临睡前的时间都可以读上几页书。

乐湾国际实验小学四年级组长温向菲。

老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去学校图书馆借书,随着学生阅读类型增多,才能知道自己在特定年龄阶段喜欢什么样的阅读内容。要建立读书档案,记录学生阅读发展过程,保留阅读相关的书目名称、摘抄语段、读后感。

另外,在孩子生日、节日等特殊日子里,把图书作为礼物送给学生。或者邀请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走进校园,与作家面对面,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阅读热情。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

在阅读能力提升阶段,要培养孩子批注式阅读习惯。通过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边读书边质疑、边读书边感悟、边读书边归纳的能力。

带学生参加与阅读相关的群体活动,通过一次次公益活动,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逐步分享深层次的阅读感受。还要利用一切可阅读的材料,将阅读经验融入生活。实践的体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求真求实。

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小学年级组长温亚丽:让阅读慢慢变成一种习惯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体现。”温亚丽认为,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小学年级组长温亚丽。

为了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班级里可以建立图书角,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看过有趣、有意义的图书。

同时,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长期的阅读生活中,制定班级阅读计划的同时引导孩子做好自己的阅读计划,在阅读时进行相应阅读记录。

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小学的孩子们在阅读。

“在我们班级的实施中,本着质为先、量为辅的原则,控制孩子作业总时长。阅读记录是按周进行,每周两篇,如果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可以自己增加。”

温亚丽说,另外,还会有阅读知识小报、主题思维导图、读书分享会的形式,也可以用主题队会、合作情景剧形式展现自己的阅读所得,提升孩子们的阶段性阅读成就感。从而让阅读慢慢成为一种内驱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甚至演变成一种实践习惯。

贵阳市云岩区第一小学语文教师简军:兴趣是获益的先导

“兴趣是获益的先导,也是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动力。”

简军指出,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渗透。在上课时,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如读通故事、讲述故事、概括主要内容、理解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和收获等。另外,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圈划并批注、教学生写读书笔记、写一课一得,掌握了这些方法,阅读就简单了。

贵阳市云岩区第一小学语文教师简军。

“课上,我尽量少讲,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探究,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我还实施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模式。”简军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写读后感想、一天一得、分享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更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可以经常进行阅读展示表演、课本剧、讲故事比赛、说看新闻的感想等,学生还能把自己最近阅读的好书相互推荐,交流反馈分享乐趣。

孩子们在共同阅读。

“我们班学生特别喜欢动漫,画动漫已经在班上形成习惯,所以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将动漫画到自己的读书笔记里。学生很感兴趣,个个都很创新。”简军表示,现在,阅读不再是一项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成为了大家最喜欢做的事情。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费丹:要充分调动阅读兴趣

“要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费丹认为,首先,要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在家,不必将书籍束之高阁,床头上、餐桌边、沙发角等地,都可放一些适宜的书供孩子随手取阅;在教室,班级图书角的设立必不可少,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可作为班级文化布置的一部分;专门成立图书管理小组,让孩子们有序地借阅书籍;每学期推荐共读书目,可以利用中午和下午课后时间,让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共读一本书。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费丹。

其次,尊重孩子的喜好。只要孩子捧起书,就是一个好开端。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鼓励孩子们在书上做批注、用读书漂流瓶、思维导图、阅读记录单、给文章配插图等形式丰富阅读形式和阅读体验。

孩子们在进行阅读分享。

进行对比阅读。很多优秀作品都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可以让孩子们先观看这些视频资源,再进行整本书阅读,引导孩子们将影视作品与原著进行对比、分析,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异同,这样也可以大大增加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最后,定期组织阅读交流与分享,组织同学们进行投票,选出最佳分享者。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快速了解书籍梗概,对学生口语表达和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冯晨阳

编辑张传保郝梦

编审赵宏斌

校检朱云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