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哈欠挖鼻孔,新闻联播主播失误集锦失误, [复制链接]

1#

央视新闻联播,一直是新闻界的标杆,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档新闻节目。但是在怎么样,对于新闻主播们也说,也是一个职场。虽然单位对主播们的失误有了严格的规定:明文规定播错一个字是50块,字音读错要扣,音调读错也要扣。而且出错是有连坐制度的,我罚了50,我的分管领导也要罚50。

这样看来,主播们稍微出了一点失误,50大洋就没了。而且这个制度更考验主播们的是“连坐制度”,因为自己的失误,领导也要跟着承担责任,可见压力有多大。

最为最权威最专业的一档新闻节目,央视的要求其实也不为过。就是要求员工们能够精益求精,以最好的姿态来给所有的同行树立一个榜样。

新闻联播的主播们专业敬业程度都非常强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央视主播虽然影响力大,但是压力也特别大,而且也有很累的时候。出现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失误的时候确实也受到了沉重的处罚,但是确实也给观众“逗笑了”。失误,只是要无心的,有时候反而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来看看一些主播们的口误瞬间。

主播挖鼻孔“新闻20婚”主播打哈欠念错日期主播口误主播中途补妆主播音调错误主播口误主播中途忘词主播口误主播抓不到镜头

央视主播们虽然失误了,但是网友评论却“一边倒理解”。并没有因为失误而批评主播们不专业,反而是心疼主播们“非常不容易”,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专业非常厉害了。最主要的,看到主播们失误确实好笑,“笑得好开心”,并不是讽刺的笑,而是真的发自内心对主播们失误的触动和对主播们敬佩的笑。

网友一边倒支持“失误的主播们”

失误,就是“专业”不小心打了盹

央视主播们之所以失误了还能被完全理解,正式因为他们忠于自己的职场,展现给大众的,就是努力让专业更上一层楼的样子。而且,确实他们也做到了,在多少的日日夜夜的播报中,工作量大,要记新闻通稿都非常消耗脑细胞,还要字正腔圆,铿锵有力,时刻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地面对每一次镜头。这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够做到的。

也不是一上任就能完全做好的。之前刚上任的主播在接受采访时,都坦言第一次上《新闻联播》“很紧张”。

潘涛第一次上《新闻联播》表示很紧张

所以,还要经过长时间摸爬滚打的“历练”,才能换来一次次专业度高,业务能力强的画面。就连在新闻联播的“老司机”赵普,也坦言一开始“经常每个月被扣钱”,而且“念错的很多,数不胜数”。可见历练的重要性。

赵普坦言上新闻联播经常被扣钱

所以,如此努力上进的他们,观众们也看到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也就非常能理解他们。失误,其实就是主播们的“专业”不小心开了个小差,打了个盹儿而已。

但是,在职场上,不可原谅的,就是“经常失误”,而且还是低级错误,或者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屡教不改,不求上进。这种几乎就是职场的“全民公敌”。而且这种人居然在职场中非常常见。

我们总会在某个职场,遇到这样不专业还“戏精”的人。明明自己失误了,却一点也不专业。而且还会在一些低级错误里面不断重复“失误”。过后也不会有压力,也不会自我反省,浑浑噩噩,浑水摸鱼。这种吃相不仅“难看”,也让人无语到笑不出来。专业性,业务能力也看不出来,还一直给人添麻烦,简直就是“职场*药”。

向“失误”的人学习

有些人,失误了,但依旧招人喜爱,这就是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只有努力上进,不断自我反省,勤勤恳恳,专业过硬的人才具备的。我们在佩服人家的同时,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并不是学习他们的“失误”,而是学习他们的“魅力”,他们的“精神”。

都说“在职厌职”,可能主播们也不一定每天都那么“爱岗”,但是敬业却是他们每天的“必备品”。我们在职场也一样,“失误”确实是在所难免,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上一层楼,在“失误”了过后,更应该重视“失误”。

虽然我们出现了“失误”,并不用像主播们一样需要每次都扣钱,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知错就改,努力学习的意识的话,恐怕以后扣得,说不定就是情商和智商的税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