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头条 [复制链接]

1#
呼和浩特人,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擘画新蓝图,书写新篇章!

自治区第十一次*代会的召开,

催人奋进、鼓舞人心!

自治区第十一次*代会报告

提出今后5年工作的

奋斗目标、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生动描绘了未来5年令人向往的发展图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内蒙古的发展蓝图中,

呼和浩特有哪些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安全生态屏障。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持从修复区域生态出发,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区生态综合治理;强化河湖长制,系统推进重点河湖、湿地、水体、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呼和浩特实践: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不懈抓好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力度,高标准建设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全力抓好*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大黑河、小黑河等*河干支流水环境以及哈素海综合治理,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保护制度建设。

突出抓好燃煤、交通、扬尘等污染源治理,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实施城区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分散式锅炉供热清洁化替代工程,全面整合小散供热企业,实现全市供热“一张网”和清洁取暖“全覆盖”。

深入实施引*入呼(三期)、呼市至托清经济开发区长输再生水管线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推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均衡布局;坚决治理地下水超采,严禁工业项目使用地下水;加大雨污管网混流改造力度,推动管网全覆盖,实现污水基本全收集、全处理。

扎实推进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体系,打造“无废城市”。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服务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在乳业、稀土新材料、碳基新材料、新能源、种业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呼和浩特实践:专班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兽用疫苗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建设自治区技术转移核心枢纽平台和科技成果资源配置中心。和林格尔新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技术制造、电子级硅等新材料产业;敕勒川乳业开发区重点发展乳业、草种业全产业链;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重点发展乳肉制品、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托清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现代化工等产业;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推动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高度重视煤炭清洁利用,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和低碳经济;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

呼和浩特实践:培育以绿色电力为基础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坚持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煤电清洁化、绿色化改造,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建设多元新型能源结构。培育以节能低碳为方向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按照“能化一体”思路,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积极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促进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培育以电子级硅材料、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电子级硅单晶、碳化硅、碳纤维、富勒烯、新能源动力电池新材料、芳纶纤维有机新材料、陶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制造、风电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壮大。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坚持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

呼和浩特实践:推动武川县、清水河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用足用好京蒙帮扶之力,齐心协力打造帮扶协作升级版。推进高产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和奶牛、奶山羊良种繁育,建成世界级优质奶源生产加工基地;实施农牧业科技提升工程,建设现代农牧业科技产业园。深入推进8个“百万级”生态特色农牧业板块建设,培育玉米、马铃薯、生猪为重点的产业链,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新兴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田园综合体。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建设若干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统筹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调整完善区域*策体系,完善盟市、旗县所在地宜居宜业功能。

呼和浩特实践:争创“三个城市”,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一是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二是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三是打造区域现代消费中心,四是打造区域休闲度假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一是加快建设“首府都市圈”,二是主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三是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四是全力推动面向俄蒙欧“对外开放圈”;建设“五宜城市”,首府要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一是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二是培育以绿色电力为基础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三是培育以节能低碳为方向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四是培育以电子级硅材料、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五是培育以生物疫苗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六是培育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和防控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呼和浩特实践: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高起医院及核酸检测基地,打造全区医院和救治中心,新建6医院发热门诊。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医院建设,规划新建一批社区卫医院,支持社会力医院、医院等诊疗机构,推动卫生健康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呼和浩特实践:实施“文化兴市”战略,让文化精髓贯穿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首府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发展文体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注重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城市品牌、讲好青城故事;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场地设施布局,打造“10分钟健身圈”;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数字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新媒体、数字动漫、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业态;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推深做实“区市共建”,举全市之力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实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挖掘现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真正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在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不断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大力创建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健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报告摘读

自治区*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全面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呼和浩特实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扛起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重大*治责任。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防范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领域风险,切实当好首都“护城河”。坚决守好*治安全,坚定维护国家*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坚决守好经济安全,牢固树立正确发展观和*绩观,多措并举开源节流,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妥善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坚决守好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统筹抓好校园、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各领域安全;坚决守好社会安全,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公共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好城市安全,加快建设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继往开来谋新篇,

立足新起点,

踏上新征程!

重任在肩、惟有奋斗!

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贡献首府更大力量!

丨本期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综合自内蒙古日报、新华网等部分图片源自乐炎

丨本期编辑:张云飞、苗露

丨本期责编:张中阳

丨本期审核:杨静远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新闻网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