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少管闲事致无人幸存 [复制链接]

1#

李蓬国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浮出水面:一乘客因为坐过站而与驾驶员发生争执互殴,导致悲剧发生。一个人错过一个站,害得一车人丧生,这个教训太惨痛了!

网友们普遍认为,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动手乘客与驾驶员都太冲动了,戾气很重,公德心太弱,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更是近乎无。我以为,比冲动更可怕的是集体的沉默,如果说“冲动是魔*”,那么,沉默便是“魔王”。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很大程度上,此次事故印证了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那位错过站的乘客与司机动手仅几秒钟,车就坠入长江,其他乘客可能还来不及反应,更谈不上阻拦他们打架了。可是,在动手之前,两人已经争吵了五分钟,可是,也没有其他乘客出面劝阻。毫无疑问,大家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看热闹,奉行的是“沉默是金”“少管闲事”的人生哲学。

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可以视之为“国民性”了。而此次公交车坠江事件,反映出这种“国民性”越走越远了。所谓“少管闲事”,应该是针对与自己无关的事而言的。可是,乘客与正在驾驶的司机发生争吵,持续时间达五分钟,火药味越来越浓,而车上其他所有乘客,居然无动于衷,这就不只是“少管闲事”而已。

因为乘客的生命安全掌握在司机手中,所以,司机与他人发生争执,必然影响驾驶,危及每个人的安全,这对车上所有乘客而言都绝对不是什么“闲事”,而是自己生死攸关的“分内事”。可是,仍然没有人愿意为自己的安全挺身而出。这种“事虽关己高高挂起”的无动于衷、“置身度外”的集体沉默,才是导致“集体沉没”的根源。

其实,乘客与公交车司机争吵、打架早已不是新闻,因此造成交通事故的也有。至于乘客太多太挤,有人不小心碰到司机,影响驾驶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面对这种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只要用脚趾头思考,就能想到必须安装隔离门,避免乘客直接接触司机。

目前,虽然已有个别城市的公交车安装了隔离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地方的公交车仍然没有安装。此次事件能否倒逼全国所有公交车安装隔离门,也是未知数。说到底,各地有关部门这种“不死人不重视”的态度,背后仍然是“事虽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

总之,冲动是魔*,沉默是魔王。如果“沉默是金”的冷漠不改,那么,类似的悲剧还会不断上演。(文/李蓬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