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0301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复制链接]

1#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3月1日,星期日,农历二月初八。北京多云转晴,11℃到-3℃。以下是内容提要: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进一步指导各地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

精心护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用爱心诠释白衣天使责任担当,今天的我们来认识: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

全国各地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经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多国人士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府迅速果断采取措施,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今天的节目大约需要40分钟。以下是详细内容: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治国理*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各级*委和*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府建设,提高依法执*、依法行*水平。

文章指出,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文章指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

文章指出,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文章指出,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并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文章指出,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以科研攻关推动一线防控救治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29日下午,中共中央*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来到*事医学前方专家组驻地和华中科技大学,考察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情况,强调要以一线疫情防控救治为导向,坚持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防控救治能力。

有关专家介绍了有效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抗病*疫苗研发、智能体温检测、辅助医学影像、免疫应答等科研攻关情况。孙春兰对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开展科研攻关表示感谢,并详细询问了研发进展和存在的困难。她指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分离出新型冠状病*并找到病原体,研制出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出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诊疗方法,为快速诊断、科学防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孙春兰强调,要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急防控所急,为科研攻关开通绿色通道,重点在病*溯源、传播机理、医疗救治、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并加强救治指导,依靠科学武器战胜疫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进一步指导各地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的通知》,就进一步指导各地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通知》强调,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实施“严格管控、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策略,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

北京市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协同防控,引导外地人员逐步有序返京。

湖北省周边省份及浙江省、广东省、黑龙江省等重点省份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局部暴发、分类指导”策略,坚决遏制疫情上升势头。湖北省周边省份既要防止湖北省疫情向周边省份蔓延,也要做好对湖北省物资、人员援助及交通保障。

全国其他地区要以县域为单位,实施“预防为主、外防输入、内防局部扩散”策略,继续落实“四早”措施,防止疫情反弹。疫情风险较低的地方要在有防护保障情况下尽快复工复产,其他地方要结合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全国万多名*员自愿捐款11.8亿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响应*中央号召,2月26日以来,全国广大共产*员踊跃捐款,表达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据统计,截至2月29日,全国已有万多名*员自愿捐款,共捐款11.8亿元。捐款活动还在进行中。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治疗以及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日常门诊医疗服务等情况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记者车丽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天(2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治疗以及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日常门诊医疗服务等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一手抓疫情防治和患者救治,另一手是要保障好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对日常的门诊服务、住院服务绝对不能一停了之、一关了之。

郭燕红:现在湖北省已经公开了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名单,同时还指定了非新冠肺炎的产妇就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就是有序地引导和保障好日常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对于中风险地区,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上来。低风险地区,要全面迅速地恢复日常的医疗服务工作,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服务需求。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提到,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中药的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确实发挥了比较好的效能。其中,清肺排*汤作为通用型方剂被纳入第六版诊疗方案,截至2月27日,10个省66个定点医疗机构在使用,疗效非常好。

王融冰:对于轻症病人,用中药以后迅速改善了发热症状或者减轻了咳嗽症状,对于重症期使用中医药,对于和呼吸相关的指标,比如血氧饱和度等也有一定改善,降低了病死率。

武汉:生活物资保障充足多举措稳定物价

央广网武汉3月1日消息(湖北台记者李丹琼杨晓)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昨天(2月29日)召开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武汉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将采取多项举措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将延长现有低保对象保障时间,对全市困难群众增发春节慰问金。

发布会上,武汉市人民*府副市长徐洪兰介绍,目前武汉市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粮、油、盐均在一个月以上。市场供应品种丰富、库存充足,能够保障全市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徐洪兰:粮食可以保障供应32天,油天,盐85天。猪肉储备在15天以上。针对新鲜蔬菜不易储存的特点,武汉采取商业动态库存3天加上在园储备方式,可以保障武汉市民一周左右的供应。此外,商务部建立的9省市联保联供的机制,以及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爱心果蔬,成为重要的储备和补充渠道。

疫情期间,武汉市困难群众生活如何保障?武汉市民*局*组书记、局长李国汉在发布会上做出回应。

李国汉:加强特困人员的照料工作,上门配送物资,社区专车接送,确保分散供养对象有人照顾;对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低收入务工人员家庭纳入临时救助;对全市困难群众增发春节慰问金、价格补贴,对患新冠肺炎的困难群众发放护理补贴。

武汉: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需到指定场所康复隔离和医学观察14天

央广网武汉3月1日消息(记者李行健肖源左艾甫)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日前,武汉市发布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要求出院患者到指定场所统一实施为期14天免费的康复隔离和医学观察。总台央广记者昨天(2月29日)进入隔离点,亲身体验生活物资供给等情况。

昨天(2月29日)下午3点,两名刚刚出院的儿童在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被送到东西湖区走马岭附近一家由快捷酒店改造的“康复驿站”。从2月27日开始,这家“康复驿站”开始陆续接收出院患者,97个房间,按照一屋一人的原则,目前已经入住80多人,均为东西湖区居民。

走马岭“康复驿站”负责人、走马岭街工委副书记陶勇介绍,目前整个东西湖区共有5家“康复驿站”。由于走马岭“康复驿站”此前曾作为两次检测转阴患者的“待出院隔离观察点”,所以酒店已经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进行了改造。

记者:这个其实也是利用了之前公司的楼梯。

陶勇:对,这些都没有改造。你看三楼才有些变化,三楼就要接近污染区了。

陶勇向记者介绍,酒店三层的餐厅位置被改造为了清洁区和污染区的缓冲地带,通过半污染区连接,酒店特别隔出了一间诊疗室,供有紧急需要的患者使用。同时,“康复驿站”还给出院患者准备了各类生活物资。

陶勇:有的人没带洗漱用品,比如牙膏牙刷、肥皂、简单的日用品,我们都做了储备,如果需要,我们尽可能满足。

走马岭“康复驿站”配备了20余名工作人员,以及来自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的7名医护人员。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孙冬岩说,除了一些有基础疾病的康复者需要用药之外,由于长期封闭,出院患者的心理疏导同样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