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孟州地处*河北岸,古称河阳。在历史上,它有两位著名的代言人,一是西晋文坛领袖潘岳,一是唐代大文豪韩愈。潘岳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年少时就在京师洛阳享有盛名。后来,他出任河阳令,在当地遍植桃花,人号“河阳一县花”,他因而被称为潘河阳。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曾分司东都洛阳。他一生耿直敢言,也因此屡遭贬谪,晚年辞去吏部侍郎一职,去世后归葬河阳。
不过,潘岳与韩愈所处时代不同,两个人所代言的河阳,不完全是一个地方。
河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便有天子“狩于河阳”的记载。
一般认为,汉晋时期,河阳县治在今孟州西一带;隋唐之后县治东移,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年)始设孟州,明代初年改州为县,称为孟县,河阳县从此被废。
河阳成了孟州的“曾用名”,渐渐隐入历史深处。然而,长期作为洛阳北部屏障的河阳三城,仍不时被人们提起。所谓河阳三城,即北中城、中滩城和南城。
其中,北中城位于*河北岸的河阳,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修筑的。南城位于*河南岸的孟津,中滩城则位于两岸之间的沙洲上,三城以浮桥相连,共同承担着守卫洛阳的重任。
△行走孟州示意图绘图雅琦
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清人顾祖禹称河阳三城为“天下之腰膂(lǚ),南北之噤喉”,并引《三城记》详述其地理位置:“河阳北城,南临大河,长桥架水,古称设险。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
今天,孟州西与吉利相接,南与孟津、偃师隔河相望,中有*河大桥沟通南北。
发生过无数战事的河阳三城,早已踪影难觅,好在还有大王庙、锁水阁等,仍在默默地为人们讲述着孟州与*河的故事。
△今日孟州*河风光
壹·韩愈墓
韩愈是孟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到了孟州,不能不去韩愈墓。韩愈墓又称韩园,位于西虢镇韩庄村北。相传它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年),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
△韩园
人们对韩愈并不陌生。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将他的文章与杜甫的诗合称为“杜诗韩笔”;苏轼也赞他“文起八代之衰”,对他推崇备至。
在洛阳任河南尹期间,韩愈曾为河阳节度使乌公推荐贤才,并作有《送温处士赴河阳*序》等。
河阳是韩氏祖茔所在地,公元年,57岁的韩愈病逝,次年归葬这里。如今,韩愈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古柏青青,有古碑记述韩愈生平,并有韩愈雕像供后人凭吊。值得一提的是,韩愈之子韩昶(chǎng)的墓志也在孟州出土,其中称他“葬孟州河阳县尹村”,这应为韩氏祖茔的确切地点。
△韩园韩愈像
贰·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河阳街道办事处梧桐村,是一座十分精美的砖石仿木结构建筑。村里人说,观音堂没有梁,因此也叫无梁庙或无梁堂。没有人知道它始建于何时,反正“没有梧桐村,古有观音堂”,也就是说,它的历史比这个村子还要久远。△观音堂虽然始建年代不详,但据清乾隆年间的《孟县志》等记载,观音堂曾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年)复修。今天,人们看到的观音堂面阔一间,进深一间,顶部覆盖琉璃瓦,檐下等处有浮雕30多组,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包括犀牛望月、三打白骨精、过五关斩六将等,造型生动,艺术价值很高。△观音堂局部梧桐村以*姓居多,*姓祠堂就在观音堂的斜对面。对这个村子来说,它们就是历史的见证者。
△梧桐村*氏祠堂
叁·古周城
《春秋》中记载,公元前年,周襄王曾“狩于河阳”。《竹书纪年》中也称,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
这是史籍中关于河阳较早的记载,而这个东周时期的河阳故城,被认为就是今槐树乡桑洼村的古周城。
△古周城
这是一座正方形的古城址,南北城墙保存较好。
当初洛阳的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向晋国求助,晋文公遂“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周襄王来到河阳,召诸侯举行践土之盟。
△古周城周襄王像
践土之盟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河阳也一度归属晋国。公元前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河阳也曾属魏国。今天,桑洼村南还保留着一段古官道——曾是从洛阳到山西的必经之路。附近的仰韶文化遗址,也印证了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古官道
肆·禹寺遗址
禹寺遗址在孟州北部的谷旦镇禹寺村,这里距白墙水库不远,因发现有夏代城址而闻名。
村民陈文青说,禹寺遗址是为配合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而发掘的。
考古人员发现,这里不仅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的遗存,还有周、汉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有两处东西并列的环壕聚落,据推断为夏代的两座“城池”,距今约年。
“西环壕这里的深度超过12米,以前取土削下去3米左右,它本来的深度应在15米以上。”陈文青说,古代挖这么深的“护城河”,挺让人不可思议的,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是二里头时期的水井。禹寺遗址上的两座夏代城址面积不大,且距离很近。
有村民说,以前不知道这里有“地下城”,人们在上面修路、建砖厂等,对遗址造成了一些破坏。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人们也更多地认识到禹寺遗址的价值。
△禹寺遗址局部
伍·大王庙
*河出晋豫峡谷后,向东奔流到孟州,就开始需要堤坝的约束了。据史料记载,孟州从元代开始修筑*河大堤。因*河屡次决堤,孟州城还曾被迫北迁。今会昌街道办事处中曹村南有“*河左岸0公里”碑,提示这是*河大堤的起点;从这里往东米的大堤下有座大王庙,是过去人们祭祀河神的地方。据孟州市博物馆负责人尚彩凤介绍,中曹大王庙是孟州仅存的一座*河河神庙。它始建于清代,历经多次修复,如今规模已不如往昔。一般来说,*河沿岸的大王庙多供奉治水有功者,其中较常见的是谢大王和*大王。谢大王名叫谢绪,明初就被朱元璋封为*河水神,后来又被朝廷多次加封。*大王名叫*守才,是偃师人。
中曹大王庙的门额上题有“总理江河”四字,可见人们曾对河神寄予厚望。
△中曹大王庙
陆·锁水阁
在中曹大王庙的东边,大定街道办事处的北开仪村南有一座锁水阁。顾名思义,锁水阁意为将*河水“锁”起来,使其不能为患。
然而,自明崇祯年间始建以来,它曾数次被淹毁,锁水的功能十分有限。
如清乾隆年间的《孟县志》记载,由于*河涨水北上,护城堤被冲垮。*河水漫过锁水阁旁边的古阳堤,“镇、庙、聚落尽为乌有,锁水阁亦无存”。
后来,锁水阁随村庄北移重建,其位置也由堤外变成堤内。今天,人们看到的锁水阁又称文峻阁,是一座方形的砖石结构建筑。
从清道光年间开始,两阁便被合并,以一阁两名的形式存在,上题锁水阁,下题文峻阁,人们期待它能在实现锁水功能的同时,兼顾当地文化事业。据当地人介绍,锁水阁内部设有木质楼梯,登临其上可远眺*河,“文阁垂荫”还是古河阳八景之一。
它是*河沿岸唯一保留下来的阁式建筑,也被称为“万里*河第一阁”。
△锁水阁
柒·莫沟村
从洛阳北上前往孟州,沿途会经过西虢镇莫沟村。它位于太行山区最南端,是个展现南太行窑洞文化的地方。对很多人来说,窑洞生活已比较遥远,但在这里,窑洞不仅是冬暖夏凉的好居所,也是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的场所,甚至可以开办一座藏书丰富的窑洞图书馆。老苗图书馆就是苗先生开办的窑洞图书馆。他说,这里本是村小学的校址,他以前就在这里上学。
村子三面环沟,汶水贯穿南北,环境十分优美。现在村里还保留着多孔窑洞,每天都会接待不少游客。关于莫沟村的由来,苗先生说,最初这里的住户并不姓莫。明洪武年间,莫姓族人从山西迁来,在这里安居乐业,渐渐形成了莫沟村,这里也是洛阳至山西的交通要道。如今,莫沟村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人气很旺。如果你想体验窑洞生活,不妨去看一看。
△莫沟村
画外音
○*氏祠堂戒*碑
在梧桐村观音堂的斜对面,就是有名的*氏祠堂。据83岁的*可凡介绍,*姓人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迁到这里,迄今已繁衍20多代,历多年。“家谱上记载,梧桐村的*姓始祖叫*士真,娶妻郭氏,生有一子仲威。后来,*姓在这里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他说,村中本来民风淳朴,但到清代时,这一带兴起*博之风,*姓族长坐不住了,在祠堂门口镶嵌了一块戒*碑。这块戒*碑刻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年),已有余年历史。
碑上写,*博使“耕耘者不勤,其业织纺者不守”,更有诡诈之徒开设*厂,诱惑良家子弟。梧桐村本来风气很好,“邑中称美”,但后来饱受*博之害,因此*姓立下族规,加重处罚,希望*博者迷途知返。
△有余年历史的戒*碑
○河阳三城战事多
今天,河阳三城已难觅踪影,人们只能在史书中搜寻它的过往。作为洛阳的北方门户,历史上的河阳三城总是与战事连在一起。其中,北中城位于*河北岸的河阳,是三城中修筑最早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命作河桥”。*河北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戍守之,因谓之北中城”。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为阻止叛*渡河南下,唐将封常清、郭子仪等都曾毁河阳桥,以保卫东都洛阳。
后来,唐*因兵力不足放弃洛阳,仍屯兵河阳,对安禄山进行牵制。杜甫在《石壕吏》一诗中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可见当时战争的残酷程度。刀光剑影已远去,如今的*河两岸风光宜人,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河孟州段
○*河岸边锁水阁
我到锁水阁的时候,71岁的韩长喜正在那里和年轻人聊天。
他是北开仪村人,从小就生活在*河大堤旁边,一抬头就能看到锁水阁。
也正因此,他知道锁水阁的一些秘密,比如阁内墙上曾有一只“金鸡”,有人把小石子扔上去,那“金鸡”会发出吱吱的叫声。看我不太相信,他压低声音说:“这是真的,我亲眼见过,可惜后来那‘金鸡’不见了!”锁水阁的顶上有些残破,他说那里本来修了一座凉亭,一次刮大风,凉亭被刮没了,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至于锁水阁能不能挡住泛滥的*河水,他笑了:“锁水阁以前被淹过好几次。还记得年*河发大水,差点儿漫过堤坝。那时候我还小,在地里摘豆子,有人说发水了,跑都跑不及。”据他说,当时全村人都做好了搬迁准备,幸亏两天后洪水退下去了。也许,锁水阁存在的意义不一定是“锁水”,而是纪念人们治理*河的那段历史。
△今日锁水阁
撰文:张广英
摄影:曾宪平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胡桃
审核:赵怡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