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郭
守
敬
郭守敬对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都有极大的贡献,今天水利君就带你们了解一下他在水利方面的卓越成就吧~
郭守敬
(年至年)
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他在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治水方面尤其突出,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郭守敬幼年时由其祖父郭荣抚养。郭荣是邢州大儒,不但通晓五经,还精于算数、水利等实学,对郭守敬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后来,郭守敬拜刘秉忠为师。刘秉忠学识渊博,精通《易经》,深谙天文、水利、算术、律历等知识。从此,郭守敬开始了一个全新、系统的学习。
崭露头角
由于连年战争,郭守敬的家乡邢州城北郊的河渠水道无人管理,河水漫溢,家乡的一座古石桥被洪水冲毁多年,深埋淤泥中,无法确定其方位。当时,郭守敬参与了河道修整工作。他认真考察现场,审度地形地貌,查看水流方向,精确计算方位,挖出了石桥遗物并修复如初。他又命人疏浚河道,便利交通,灌溉周围几百亩农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恢复。这一工程只征调了名民工,利用冬季农闲的40天就完成了。
中统三年(年),时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推荐31岁的郭守敬主持水利,称赞他“习知水利,巧思绝人”。同年,郭守敬又被引荐给了忽必烈。郭守敬在忽必烈召见时,针对当时存在已久的华北水患和漕运问题,提出六条建议。这六条建议是经过仔细查勘后提出来的切实计划,对经由路线、受益面积、河道整治等都说得清清楚楚。忽必烈听完后十分高兴,感叹“当务者,此人真不为素餐矣”,并授予其“提举诸路河渠”的职务。第二年,郭守敬又被提升为佩戴银符的副河渠使。自此,郭守敬开启了其伟大的水利人生。
西夏治水
西夏末年,由于蒙夏连年征战,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田地荒芜。西夏覆亡后,宁夏地区的引*灌区无人管理,一派沟渠破败、生产衰退的惨淡景象。至元元年(年),忽必烈派张文谦全面负责西夏治水工作,副河渠使郭守敬随其前往,视察水利。
郭守敬到西夏后,沿*河两岸勘察地势水情,绘制地图,发现长达四百余里的唐徕渠和长达二百五十余里的汉延渠以及12条干渠、68条支渠都无法引水。他调查研究后提出“因旧谋新”“更立闸堰”既快又省的治水*策,即在疏浚旧渠故道的基础上开挖新渠,更立渠首闸坝。
忽必烈批准后,郭守敬率领民工,开挖疏浚原有河道,修堤建坝,“授田种,颁农具”。在他的指导下,人们普遍采用了新的工程技术修筑渠、堰、陂、塘,大都使用了调节水量的“牌堰”,即水坝和水闸(斗门)。水坝和水闸起到了控制水流、水量的作用,旱则开闸引水入田,以收灌溉之利,涝则关闭闸门,以避泛滥之灾,使整个灌溉系统具有很好的灌溉和防洪作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修复了唐徕渠、汉延渠以及多条正渠和大小支渠,圆满完成了疏浚修复河渠的任务。
河套地区的灌溉系统自此得以恢复,引*灌区的农田面积超过了历代,达到了一万多公顷,河套平原再次呈现“塞北江南”的景象。当地人民感激郭守敬,在渠道上为其建“生祠”,并立碑记传。
考察*河
郭守敬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