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kite)是由古代劳动人民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发明的物品。风筝是由糨糊、纸刀、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线等物品制作的。风筝于南北朝时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春季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表达对新春新年的祈盼。
快乐放风筝安全要牢记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
天上的风筝也多了。
明丽的蝴蝶、可爱的毛虫、帅气的老鹰、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线,发出一阵阵爽朗欢快的笑声......
一家子人在春风烂漫的时节放个风筝,本该是一件美好、幸福的事儿。
今天要说的这家人,放了一次风筝,却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4月2日傍晚,吉林省德惠市的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在外面放风筝,但是不小心将风筝挂在了高压线上。在孩子的哭闹下,夫妻俩无奈拿了一根杆子取风筝,结果遭到电流袭击,身受重伤。最终,丈夫四肢被截,妻子暂时也只留了一只脚。主治医师表示,丈夫还存在肾功能问题,现在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
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为了一个风筝,落得这样的悲惨结局,让人心痛、让人同情。
提醒:
我们在放风筝时,绝对不能在设有高压线的地方和公路、铁路两侧放风筝。
万一风筝缠绕在电线上,千万不要自己爬到电线杆上去拿,也不要用东西敲击电线,谨防触电。我们应及时报告供电部门或有关单位,由电工清除电线上的风筝,以确保安全。
放风筝时,我们不仅要远离高压电等容易触电的场所,更要警惕那根虽然很细但是杀伤力巨大的风筝线!
风筝线虽然细长,但是韧性好、不易断。风筝上天后,会产生极大的拉力,紧紧崩住风筝线。同时,在阳光下,细长的风筝线不易被察觉,它就像一把躲在暗处的利刃,随时可能割伤别人。
因此,我们在享受放风筝的乐趣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路人,不要再让幸福的春天蒙上阴影和悲剧了。
放风筝安全攻略
1:要选择空旷无人的场地,避开建筑物和树木。
2:尽量使用有明显颜色的风筝线,在风筝线上涂蜡,降低对他人的伤害。
3:儿童放风筝最好选择小风筝,使用棉质风筝线,有大人陪护。
4:放风筝时要戴手套等护具。
5:放风筝后要有人看管风筝。风筝线只有在绷紧的状态下才有破坏力,一旦出现有人即将撞线等不可控的状况时,要及时将风筝线隔断,并把线整理带走,防止误伤行人。
6:如果看见附近有人在放风筝,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风筝线,行人不要奔跑,骑车人最好放慢车速。
7:一旦身体接触到风筝线,要迅速向反方向躲开,尽量避免颈部、面部和手指接触风筝线,以免受伤。
8:遭到风筝线割伤后,如果出现流血现象,要尽快裹上纱布,情况严重要立即就医。
特别提醒,眼下疫情还未彻底结束,不建议大家扎堆外出放风筝!请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监制:王秋生总编:蔺鸿波
统筹:杨焱辉主编:汤晓冬
责编:王萌雨
孟州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孟州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联系-邮箱:mzsx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