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键时刻,中央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最大的不寻常:
一是会议通稿的时间,不是傍晚的新闻联播,而是中午12点半,非常罕见;
二是会议的用词,新华社通稿从头至尾,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扑面而来。
比如,对4月29日这次政治局会议,新华社的报道,开头除了指出今年“成绩来之不易”外,马上就是当下的形势判断: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今年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两个最重要的风险挑战: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
什么至关重要?
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还是硬道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中央非常清醒。
所以,接下来一句话非常重要:
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请注意,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15个字,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直接点明,毫不含糊,不是抓一头放一头,而是三个,我们都要。
这就是自信,这就是任务。
各级官员,听明白了吧?
当然,最关键的,是怎么做?
我相信,对很多朋友来说,当下最头疼的,就是疫情。
因为疫情,很多人心心念念的五一小长假,成了居家游;很多家庭,天各一方,暂时都无法团聚。
一觉醒来,我旁边几个小区都临时管控了,那里的朋友,都将度过一个比较特殊的五一劳动节。
这没有办法,疫情形势确实严峻,我们容不得丝毫掉以轻心。
中央怎么判断?
新华社的通稿,中央有这样一段话:
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非常有内涵的一段话。
1,现在疫情出现了新特点,我们必须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情况,以变应变,不是一成不变。
2,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是高效统筹,再次强调,不是只要一个不要其他。
3,三个坚持,而且是坚定不移支持,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外防输入、内防反弹;3)动态清零,这三点都不能含糊,也是我们过去三年成功的关键所在。
4,最后的目标,用了两个顶级词汇,两个最大程度: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很明确,掷地有声。
中国抗疫,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好消息是,按照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的说法,吉林等地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上海清零攻坚战初见成效,全国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
就在昨天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大专家梁万年有句话,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看到了:抗击奥密克戎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更不意味着一定是全市全域封控。
这应该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根据中央要求,病毒变异和传播有变,我们确实要变,但三个坚持不能变,目标不能变。
各级官员,都听懂了吧?大家,也都听懂了吧?
(二)
最让人兴奋的,是一系列积极的信号。
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新华社的解析是: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考量。
完全个人的看法,五个积极信号,先从敏感领域说起。
第一个积极信号,对平台经济的呵护。
会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请注意几个关键词:促进、完成、支持、常态化。
促进、支持,对于平台经济发展,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要支持,要促进。
完成专项整改,靴子终于落地了,让很多互联网人悬着一颗心的整改工作,将画上句号了。
所谓常态化,在我看来,以后的监管,雷霆万钧的非常手段,可能性很小,而会是细水长流般的常态化举措。
所以,我们看到,五一小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和港股,都起飞了,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股票,一蹦三丈高。
满堂红,这肯定是很多股民近来最开心的一天。
第二个积极信号,对资本市场的呵护。
会议强调,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前面也说了,最近的股市,很多朋友都很颓丧。辛辛苦苦很多年,怎么又回到点了?
这里面,有国际因素,比如乌克兰危机;当然,我们也不用回避,也有国内的信心问题,碰到了新的挑战,一些人难免产生疑虑。
新华社文章就说,资本市场稳定,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
但没关系,中央给你定心丸。
所以,明确:
1,市场关切,我们要及时回应;
2,注册制,稳步推进;
3,长期投资者,积极引入……
那意味着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量,资本市场将更平稳运行,这确实是一个重大利好。
第三个积极信号,对房地产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