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周口婴儿丢失事件绝对是新传考研的热门“反转新闻”案例之一!除了在研究生课堂上被老师频繁提起举例,它本身触发的舆论热度也一度超过了中美贸易战,所以面对这场从“全民救援”迅速演变成全民围观的八点档狗血剧情,该如何从新闻传播知识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呢?
事件基本梳理
5月16日上午,河南周口一女子称自己带着4个月大的儿子外出散步,在一处街边游园小径内因病晕倒。等她再次醒来时,发现孩子不见了踪影。随后警方和男婴家人悬赏征集婴儿线索。5月19日,周口市公安局文昌分局通报称,婴儿已于19日凌晨被警方安全找回。5月20日,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系家庭矛盾,是孩子母亲和家人策划了‘丢孩子’一事。”另一位接近警方的知情人士亦证实,参与策划的有孩子母亲及其亲友,事发后参与策划者迫于社会压力主动向警方说明情况,后在郑州市公安局未来路分局被控制,现已被带回周口。最后的“真相”让人大跌眼镜,女方和高中同学“出轨”,孩子并不是她和丈夫所生。
理论链接
01反转新闻
一、新闻反转的定义
新闻反转是指一些冲突性、话题性的事件展开、发生后,媒体在传播初期对事实的报道与传播后期对事实的表述呈现出反差,随着新闻事实的还原与澄清,人们对事实的判断随着新闻的反转也发生变化。
在该案件中舆论从最初寻找婴儿的公共事件到最后“自导自演”的真相被揭发,舆情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反转。
二、反转新闻出现的原因
a.碎片化传播阻碍事实完整呈现
互联网技术下,一些信息只能支离破碎地展示新闻事件的片段,难以深入地体现事件的本质,这种碎片式生产、传播、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反转新闻往往是由于对完整新闻事件的某个碎片进行单一呈现所造成的,每当出现一个新的事件碎片,人们议论的焦点就继而围绕这一新的碎片展开,舆论的中心议题在一次次反转中不断游走。在这该事件中,网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