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庆城市建设和管理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举行 [复制链接]

1#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474656.html

12月30日,市政府召开重庆城市建设和管理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常斌,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唐勇和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淑钰出席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徐祖国主持。

徐祖国: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个环节,首先请常斌先生和谢礼国先生给大家介绍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民生实事有关情况。常斌: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处处落脚民生,件件关乎百姓。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住房城乡建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居住、出行、环境等问题,全力完成老旧小区改造、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山城步道建设、住房保障、美丽庭院创建、易涝点及臭气整治、解决科技工作者住房难题等7项市级重点民生实事,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大都市,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面,我就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介绍。

一、居住品质提升,圆梦安居更舒心

我们大力推进“一旧一危”即老旧小区和危房改造,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居住品质,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一)老旧小区居民住出“新幸福”。我们以“心”换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启动改造老旧小区个、万平方米,加装电梯部,增设停车位个,改造提升养老托幼、农贸商超等处,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管网堵塞、配套设施不足、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得到解决,告别爬楼难、停车愁、环境差,29.2万户居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住出“新幸福”。

(二)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我们持续加快对隐患大、居住环境脏乱差的棚户区,尤其是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C、D级危房实施改造,2万户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居住安全得到保障,居住条件极大改善,从“忧居”变“宜居”开启新生活。

(三)新市民青年人“住无忧”。我们聚焦轨道站点、商区、园区、学区、院区“一点四区”,筹集市场化租赁住房2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9万套、人才公寓1.1万套,公租房摇号配租2.76万套,租赁补贴范围持续扩大,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租房“难”、住得“偏”、条件“差”等问题明显改善。

二、交通建设加速,缓堵促畅更便捷

我们加快推进交通缓堵促畅,打通城市主动脉、畅通城市微循环,不断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一)轨道交通建设跑出“加速度”。我们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加快构建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公里,在建线路公里,建设规模达历史之最,极大便利了市民朋友出行,延伸了城市空间,带来了独特的立体化城市体验。轨道列车“穿山越水”“上天入地”“穿楼而过”,创造了全球线路最长、日均客流量最大的跨座式单轨线路等多项“第一”,为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范例。

(二)城市路网建设按下“快捷键”。我们加快构建一体化城市路网,主城都市区“5横6纵1环3联络”的快速路网结构基本成型,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总里程预计达公里。新增跨江大桥3座,累计建成跨江大桥34座。近期,白居寺长江大桥也即将建成投用,同时我们还完善了东水门大桥便民步道等配套功能,“最美桥都”实至名归。

(三)交通运行提效打通“堵乱点”。我们坚持“建治改管”并重,打通35条未贯通道路,实施62处“堵乱点”治理,城市道路“微手术”有效缓解了市民出行“大烦恼”。对弹子石、刘家坪等30个轨道站点进行便捷性提升,通过修缮破损步道,建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增设电梯,减少市民绕行,步行乘坐轨道更方便。

三、人居环境改善,山水画卷更动人

我们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进以“两江四岸”为主轴的城市有机更新,修复生态水岸、营造亲水空间、提升滨江产业、传承历史文脉,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两江四岸”迎来“新变化”。磁器口滨江段、大鱼海棠广场等项目建成开放,市民游客又添江岸生态游憩地。戴家巷、山城巷、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再现老重庆城市风貌,长嘉汇、艺术湾等城市功能名片加快打造,曾经的重工业城市正在向山环水绕的魅力之城转变。

(二)“山城步道”又添“新风景”。我们加快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中心城区累计建成公里。重钢步道、半山崖线步道、黄桷坪步道等项目惊艳亮相,绿色出行便民道、山水游憩休闲道、乡愁记忆人文道、城市体验风景道的美好愿景正在加速实现。

(三)下水管道挥别“脏臭堵”。我们对两江幸福广场、望海花市等处易涝点进行了整治,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积水成洼”、市民一脚一“泥”的状况持续好转。锁定居民生活聚集区,市场、医院、学校周边,核心商圈、广场公园、交通节点、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区域,整治臭气点位处,困扰群众的排水管道臭气散逸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起航新征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贡献更大力量。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徐祖国:

好的,谢谢常斌先生。下面请谢礼国先生作介绍。

谢礼国: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