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ZAKER新闻
7月2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相对于其他区,黄埔的的"十四五"规划发布的时间稍晚,但并不影响重要性。
黄埔十四五规划,主要还是围绕"一岸双轴三片"的格局进行规划,何为"一岸双轴三片"?
一岸:
以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黄埔片区)和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建设为战略引擎,加强与主城核心区共融协同,牵引城市功能沿岸东进,打造广州东部国际商贸服务轴。
双轴:以创新大道和开放大道为"双轴",构筑串接全域、山海相连、通江达海的智造创新网和总部经济带。以开放大道-开发大道为产业创新轴,推动知识城、翟洞、永和、云埔、西区等片区制造业升级;以创新大道为科技创新轴,串联知识城、长岭居、科学城、长洲岛和生物岛。
三片:从北到南推动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三片区"互动发展。
北部片区:知识城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是主角,与澳门共建穗澳合作示范园,融入广州主城"30分钟交通圈"和"30分钟生活圈"。
中部片区:科学城扩容提质,向西融入广州主城、向东辐射珠江东岸地区。这是广州科技和产业创新支撑带。
南部片区:以十公里黄金岸线为纽带,链接生物岛、长洲岛、黄埔港和西区。
GDP年均增速达8%,上市企业过百
在产业上,黄埔未来主要以信息技术、显示、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链作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根基,在区域内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期间,黄埔区域内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将达到8%,上市企业总数达到个。
据悉,截止到目前,黄埔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的综合排名稳居第二,广州高新区排名跃升至第6位、跻身世界10大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地区生产总值、上市企业数量、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总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等6项指标居全国经开区榜首。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的72.6%。
规划构建"1-3-24"全球交通圈
所谓1-3-24"全球交通圈,是指通过机场、高端水运、跨区城轨及快速路网形成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同时密切空运体系衔接,着力构建与白云机场、广州南站、深圳宝安机场、香港机场的快捷交通联系和客运接驳体系,形成通达国内主要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和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24小时交通圈。
其中,按照规划,黄埔十四五将加快建设7号线二期和5号东延线两条地铁线,同时争取6号线三期列入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积极推动"知识城-广州东站""知识城-南沙""黄埔高铁站-白云机场"等高速轨道建设前期工作,高密度连接广州市政务中心、珠江新城CBD、南沙、琶洲等区域,形成高效流动的1小时通勤圈。
城际网路的联系则主要依赖高铁线路建设。黄埔区十四五规划是,包括推动"高铁城际入区",配合做好广深第二高铁、广河高铁、广汕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等线路建设前期工作。打造黄埔高铁站、知识城高铁站等综合轨道枢纽,提升黄埔在"一心五向"市域轨道枢纽体系中的能级地位。
其中,广深第二条高铁已经纳入国家规划。据此前披露的信息,这条高铁起于深圳宝安机场,经东莞后到达广州境内后,将北上连接白云机场站,串联起包括广州南站、广州站、广州东站、黄埔新客站(位于黄埔鱼珠片区)、知识城站在内的多个站点。
该条高铁建成之后,最高时速可以达到公里以上,广州白云机场到深圳机场仅需20多分钟,从广州市中心到深圳市中心仅需15分钟。
未来5年,兴建中小学、幼儿园所
作为东进战略支点,黄埔这几年频繁发力教育领域。
引进了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在内的多所高等院校,同时还积极筹办了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两所本土院校。
未来5年,黄埔的在基础教育领域也会加快建设步伐。据悉,十四五期间,黄埔将计划兴建中小学、幼儿园共计约所,新增教育设施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位超30万个。
同时,还将以"黄埔军校系""华师系""广大系"优质教育品牌为龙头,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特色教育品牌,建设一批市级义务教育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