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国家发改委11月新闻发布会回应这些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中国改革报」

今冬明春

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有保障

国家发改委举行11月新闻发布会,介绍经济运行情况,回应今冬采暖保供、碳达峰碳中和、虚拟货币“挖矿”等热点问题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举行11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委政研室副主任孟玮回应了粮食、煤炭和天然气储备供应情况,碳达峰碳中和,虚拟货币“挖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营商环境以及知识产权信息质押平台等热点问题。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高弘杰摄)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举行11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委政研室副主任孟玮回应了粮食、煤炭和天然气储备供应情况,碳达峰碳中和,虚拟货币“挖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营商环境以及知识产权信息质押平台等热点问题。

会上,孟玮按照惯例介绍经济运行在电力、重大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有关情况。10月份,全国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1月~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2%。10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行业。

01

煤炭产量稳步增长

天然气供需总体紧平衡

近日,最强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地提前供暖。会上,孟玮介绍了今冬明春煤炭、天然气安全保供情况。

“随着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电厂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场存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够得到可靠保障。”孟玮表示,目前煤炭产量、存煤、价格三方面均已出现较好变化。

一是煤炭产量较快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6亿吨,同比增长4%。从调度情况看,11月以来煤炭产量仍在稳步增长。

二是电厂存煤持续提升。10月份以来,统调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存煤加快回升,11月14日,电厂存煤1.29亿吨,月底有望超过1.4亿吨,目前可用22天,较9月底增加9天。其中,东北三省统调电厂存煤超过万吨,比9月底提升1倍以上,可用天数达到31天。

三是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10月19日以来,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连续多日下跌,11月15日收于.6元/吨,较10月19日高点元下跌59%;秦皇岛港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降至元/吨左右,降幅超过元/吨,晋陕蒙主产区煤矿坑口价降至元/吨以下。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保供稳价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核增产能煤矿按照核增后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督促复产煤矿稳产达产。二是加强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进一步提升履约水平。三是加强运输协调,确保煤炭运到需要的地方。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保供稳价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力以赴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受前期全国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一些北方地区提前供暖。会上数据显示,11月7日以来全国天然气日供应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立方米。

“受当前全球天然气供需形势紧张、气价暴涨影响,今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紧平衡,高峰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可能较为突出。”孟玮说,面对本次寒潮天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公司,把做好应对工作作为对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能力的一次测试,综合采取有序动用管存气、启动地下储气库开采、定向增供燃气发电等措施,保障了天然气供应的平稳有序。

她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充分发挥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的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机制作用,扎实做好各项保供工作。一是确保合同严肃执行。重点是督促供需双方严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气,对民生用气全部纳入合同,确保足额供应。

二是组织全力增产增供。重点是推动企业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促进国内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全力增加国内资源供应。

三是加强重点地区保障。加强对北方取暖地区的供气保障,高峰期通过组织“南气北上”、加大储气动用等多措并举,增加北方地区资源供应,对供应偏紧地区加强调度保障。

四是稳定民生用气价格。督促各地和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天然气价格政策,保持民生用气价格基本稳定。

五是做好精准有序“压非保民”准备。组织各地和相关企业扎实开展“压非保民”预案演练,制定可实操的压减工作方案,确保一案在手、随时可用,坚决做到“压非保民”“限气不关阀”。

02

加大奖补力度

让农民有钱挣、不吃亏

“从粮食生产看,总体向好。”孟玮介绍,今年我国夏粮产量亿斤,增产59.3亿斤,其中早稻产量亿斤,增产14.5亿斤。

从秋粮生产看,虽然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受严重洪涝和干旱影响,秋粮有所减产,但其他粮食主产区大多实现增产,尤其是东北地区增产较多,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国粮食产量将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奠定坚实基础。从粮食储备供应看,总量充足。政府储备规模稳中有增,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企业商品库存增加较多,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均同比增加50%以上,防范风险能力有效增强;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市场供应量。

孟玮表示,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供应,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着力抓好4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打牢粮食生产基础。

二是健全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让主产区重农抓粮不吃亏。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

三是提高粮食储备调控能力。坚持分品种分区域施策,灵活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调控。指导中央和地方各级储备企业把握好轮换节奏,切实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

四是开展重要农产品国际合作。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改善进口商品供给,推动国内市场供给优化。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举行11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高弘杰摄)

03

高质量建设川藏铁路、

成渝中线高铁等标志性工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未来一段时间成渝两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定期调度规划和方案编制进展,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编制工作,力争早日印发实施。

会上,孟玮透露一组数据,今年1月~10月,重庆、四川两省市合作共建重大项目开工65个、开工率达97%,有19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两省市高质量建设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标志性工程,推动实施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应急保障等一批重大项目。”

她表示,要发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的旗舰作用,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强化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依托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统筹指导。健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两省市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压茬推进各项任务。同时,加快建立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一体化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了西部大开发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孟玮介绍,工作机制由34个党中央、国务院部门和单位,西部12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国家发改革委为牵头单位。

“工作机制将积极加强与地方和部门的对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形成推动西部大开发工作合力。”她具体介绍,一是聚焦“重大”,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抓好重大问题研究和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谋划实施,提出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建议。二是聚焦“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针对西部大开发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涉及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一些具有综合性、标志性、较为复杂的问题,加强协调衔接,统一思想、取得共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聚焦“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定期对西部大开发推进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东北振兴也是群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