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穷人分粥问题的一点小总结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28312.html

说有七位穷人聚居在一个大棚里,有个善人,每天都给他们七位舍一大锅粥,接下来就是一个怎么安排分粥吃的问题了:

最初呢,这位善人采用一种不干涉、大家自主“一窝蜂”的盛粥办法,结果七位中高大壮穷人总能抢先盛粥,甚至这高大壮穷人,可以霸占着锅连喝三碗粥,倒霉的是,那最瘦小的穷人,要么只能喝上点锅底粥水,有时候干脆饿肚子。

“咳……聊胜于无!”这位最瘦小的穷人如此安慰自己

不过善人知道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办法,避免这种以强欺弱的现象。

善人想了一个抽签的办法,抓到“一号签”的人最先盛粥,摸到“六号签”的人则排到最后,结果,手气特别好的人连续几天都吃撑了,运气特差的人总是连续几天吃不饱。

“都怪我命不好”这位运气差的穷人如此的安慰自己

不过善人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得有一个办法,避免这种全靠运气的“彩票命”。

于是善人决定,让他们投票,选出品德最好的一个人,让他来长期的负责为大家分粥,让他尽量把每一碗都分得平均。

然而,这位品德好的人,因为没有约束机制,随着时间积累开始变得偏心起来,谁和他关系好、时不时奉承他的人,总能多分一点,他看不惯的人,则分得少。

善人得知了这种情况,决定再投票选举出来的分粥人,没过多久,这位新任分粥人也变得跟前任一样,有偏有向了,一碗水很难永远端平。

“没办法,谁让我不会搞关系呢,吃饱全指着关系!”,那位不会搞关系的穷人是这么想的。

不过善人此时才明白,在权力面前道德的约束力是有限的。

善人决定:让大家应该再选出一位监督人士,来监督分粥人。结果呢?刚开始效果还挺好,没想到过了几天,分粥人和监督人居然串通一气,两人合伙吃了更多的粥。

“没办法,这就叫官官相护,根本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剩下那四位是这么想的

不过善人此时才明白,人监督人往往还是容易出问题

善人接着推出一个新制度,那就是:成立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监督委员会,完善权力运行与监督约束机制。办法是,只有监督委员会四位全票通过,大家才能正式开始吃粥,这下子是有监督约束了,可监督委员会四人商量串通好了,如“三人分粥委员会”没给监督委员会的四位多盛一点粥,他们四人就的统一的不举手,这样就不会形成全票通过,大不了大家都饿着。

少吃点也比饿着强,分粥委员会的穷人是这么想的。

所以分粥委员会每次都得给监督委员会的四人多盛一点粥,至少这样不至于个人饿肚子。

善人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最优方案,不再由固定的人分粥,每人轮班一天,由“当日分粥人”负责从锅里盛出七碗粥,明摆在桌面上,先让同住的六位穷人端走自己那碗粥后,自己没有选择余地的直接端走最后一碗。奇妙的是,这一次,就依靠这个最简单省事的办法,使得每人每天分的粥,变得平均了。

为什么就是一个最优解呢?在这里,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每一个人身上“责权利”(即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才是保证“利益分配系统”平稳运行的一个基本前提。

那么,在这里责权利,具体应该指的是什么呢,这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最基本的初心,而对应的使命就是制定出最优的规矩。

这个善人之所以施舍大棚里的七位穷人一锅粥,其“初心”就是希望这七位穷人每天都能吃上一碗粥。在这个基本的前提下,责权利的平衡问题,就好像相机所使用的三脚架,其三条腿必须是一样长的,才能保证相机是一个平稳的正常状态。而办法六,则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而其他的五种方法,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责权利的平衡问题,就好像相机所使用的

所以,为了达到这个初心

和的是无责无权的,所以分别产生了“弱肉强食”、“听天由命”的两种不良结果;

的是有权无责的,所以产生了独裁的结果;

本来是有权有责的,但是在这里发生了“权力侵蚀责任”的现象,“权力没有关到制度的笼子里”,所以责任这条腿在个人利益或者小团体利益面前最终被侵蚀而变短,而权力这条腿总是在增长,最终还是导致了失衡;

可是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局面。

为什么?

“当日分粥人”当然首先会想到自己的利益,人的私欲上肯定是永不嫌多,同时他还有当日分粥的权力,可是他并不具备先端走粥的权力,这个受限制的权力与个人利益关到一个笼子里面去了,即:你要是分的不均,你就吃最少粥的那碗。

在一个受限制的权力下,权力的行使最终脱离“黑洞式”私欲,而不自觉地走向的那个美好的“初心”

这时候,我可以引用一个最新的新闻,如下:

美国有家名为“潘娜拉”的慈善面包店,上门的顾客可以自己决定要付多少钱。虽然“潘娜拉”一度扩展到5间门店,但最终仍不敌营收压力,门店陆续关闭,最后一家分店也将在15日关闭。创办人沙奇曾说,慈善门店是一种人性考验。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援引外媒报道,“潘娜拉”面包店于年推出,上门的顾客在消费时,可以自己决定要支付多少钱。在这样的制度下,有能力的人可以多付一点,生活困难的人,可以选择少掏一点钱,或者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换取食物。不过,现实很骨感。年时,运营公司曾透露,“潘娜拉”的营收与一般面包店相比,仅有后者的七八成。在长期的经营压力之下,原先有5家门店的“潘娜拉”陆续关门,就连最后一间位于波士顿的门店也将在15日关门。“潘娜拉”被总部设在卢森堡的投资公司JAB控股公司收购。对于“潘娜拉”的关门,公司声明称,“很显然,它已经难以维持运营”。对于因关门失业的员工,发言人表示,公司将协助他们转至其他关系企业任职。

这个七位穷人分粥故的事,首先是原创者的一个情景设定,回到现实肯定比故事要复杂的多,不过我这边还是想做一个反思,总之有一点结论,我们是需要记住的,那就是:人性是经不住长时间考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