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和今日头条开撕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在新闻领域,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争得不可开交。在短视频领域,抖音和微视的斗争不容忽视。而最近,因为新华网一篇关于游戏管制的文章,腾讯和今日头条又撕上了。
5月30日15时40分,新华网发布了一篇题为《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的文章。文章中指出,网络游戏严重戕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此,各部位关于网络游戏整治的文件一道一道地下发,但腾讯等大游戏厂商(平台)仍旧无动于衷,甚至没有任何的整改动作。
文章发布2小时后,百度新闻将文章标题改为《新华社: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并进行了弹窗。30分钟后,今日头条跟推了与百度新闻一样的弹窗内容。
跟推新闻本是业界常态,但为什么腾讯没有开撕批评它的新华网,而将满腔怒火发泄到了今日头条身上?
“新华网”和“新华社”看起来相似,但代表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新华社的稿件会面向购买其服务的众多媒体发送,是通讯社服务内容,因此稿件很大几率会被其他媒体采用。而新华网是隶属于新华社的一家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发文只在自己的平台。可以说新华社发文最为谨慎,代表的是官方的态度,而新华网只是一般媒体网站,其报道不具有太大的影响力。因此百度以及今日头条将“新华网”改成“新华社”,有将此事闹大的嫌疑。
此事一出,腾讯公关负责人张*迅速发布回应:“新华社专门报道了腾讯在贵州的数据中心。请注意,这个是有电头的,货真价实。某些没有常识的人,可以看一看。另外,奉劝友商,别那么迫不及待嘛,改标题,改来源,全网推送,你还有什么做不到?!”
针对腾讯咄咄逼人的回应,今日头条也在31日凌晨发布说明。今日头条称,新华网的文章的确提出了以腾讯为代表的网游厂家的批评。百度新闻修改标题的行为虽然欠妥,但是并没有改变原意,今日头条只是跟推。还建议腾讯仔细看看新华网的文章,看看旗下游戏是否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不是依靠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对各方进行无端的指责。
从新闻角度看来,百度以及今日头条修改文章标题的行为的确不恰当。从游戏整治方面来讲,腾讯等游戏厂家的确一面对部委文件视若无睹,一面在游戏市场高歌猛进,戕害了无数少年儿童。
“叔叔,我不喜欢你带来的文具,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对资助他的资源者所说的一段话,却足以让人感受到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深深危害。小七认为,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除了利用技术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外,还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腾讯应该遵循各部位对于网游市场的整改文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比如开启网游防沉迷系统,来防止青少年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