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詹程开通讯员王国庆
不久前,小时新闻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杭州65岁的宋阿姨,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走失了2天音讯全无,终于在救援队员的努力下,在一个地下车库里被找到。
老人被找到的时候正躺在一张废弃的席梦思上……(之前报道点这里)
有人看到这则报道后,赶紧告诉了吴大伯的亲属,给绝望中的他们点亮了一丝希望。
原来,今年64岁的吴大伯已经走失3天了,家属们到处都找遍了,也没有下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绝望中,他们根据小时新闻报道中的介绍,找到了这支救援队……
吴大伯今年64岁,身高,体型微胖。
多年前,吴大伯曾经遭遇一次车祸。至今,头部还留有疤痕,也是因为车祸后遗症,思维能力有些不佳。
8月25日凌晨2点,吴大伯穿着一件白色上衣,推着一辆红色的电动车,从湖州千金镇千金石桥村家中出门后,就没了下落。
吴大伯走失后,家人们都急坏了。
他们组织亲戚朋友一共十多人,整整找了3天,都没有老人的下落。
万分沮丧的时候,吴大伯家人的朋友看到了小时新闻的报道。根据报道中的介绍,他们找到了上城区民安救援队。
8月27日下午5点30分,救援队曹国华队长接到了吴大伯女儿的电话求助。
找人要紧,曹队长二话没说,立即集合20多名骨干队员,前往现场搜寻。
吴大伯到底是去干什么了呢?
曹队长在与吴家人的沟通中,了解了大的情况。老人从湖州老家外出,应该是为了解闷,打算到杭州临平的女儿家里去,很可能是迷路走失。
救援队通过相关监控信息了解到,吴大伯最后一次出现是8月27日早上5点多,地点是在临平南苑迎宾路与高速出口方向。
所有队员立即前往这个地点。
在现场,救援队员们发现,道路情况比较复杂,几乎四通八达。
有东湖高架、望梅高架、留石高架,还有杭甬高速公路、余杭高铁站及高速路出入口。此外,还有迎宾路、望梅路,包括酒店、医院、学校、居民小区、公园。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当中,要想找到一个人,有点“大海捞针”的味道。
经过严密分析布署,救援队联合上城红十字救援队,按照当地的地形进行了片区划分,所有队员根据分到的片区任务开始搜寻。
开始搜寻前,每个队员又好好看了几遍照片,用心记住吴大伯的长相和体型特征。
搜寻范围比较大,但要是开车,显然不方便搜寻。要是步行搜寻,体力上吃不消,时间上也不允许。
队员兼摄影师郑亮想出办法,让大家都骑共享单车去搜寻,这样省力又省时,还方便调整搜寻路线。
大家头戴着帽式探照灯,仔细搜索夜幕中每个路灯下穿梭的人群,高架下每一个桥墩边和绿化带。
还有的队员拿着吴大伯的照片,沿街酒店、学校、医院、商铺,一家一家问过去。
晚上9点30分,队员金志在迎宾路与崇韵街交叉口搜寻时,看到对向慢车道上有一名老人,头上的安全帽和身上的衣服颜色与吴大伯非常接近。
金志立即向救援